專題文章

【2025最新】土城產業園區全面解析|交通、廠商、招商優勢一次看懂!

280
次閱讀

土城產業園區原為民國61年開發之工業區,2023年升格為「土城產業園區」,結合智慧管理、都市更新與生態綠化,正逐步轉型為AI智慧永續園區。本文從設立緣起、地理交通、公共設施、產業構成、社區共融、未來展望等面向剖析園區價值,最後提出企業與政府雙角度之觀點與建議,為投資決策提供清晰依據。

【2025最新】土城產業園區全面解析|交通、廠商、招商優勢一次看懂!

目錄

  1. 引言

  2. 設立緣起與開發歷程

  3. 地理位置與交通優勢

  4. 公共設施現況

  5. 產業與廠商分布

  6. 區域共融與鄰里互動

  7. 未來發展與升級策略

  8. 觀點與建議

  9. 結論


1. 引言:智慧轉型下的土城產業園區新篇章

土城產業園區位於新北市核心製造走廊,自1975年完成開發以來,憑藉完善的基礎建設與優越的交通條件,成為北台灣重要的工業聚落。全區佔地107公頃,集結金屬製品、電子零組件與機械設備等核心製造業,半世紀以來吸引超過360家企業進駐,投資熱度始終不減。

隨著產業結構轉型與ESG永續浪潮興起,園區積極導入智慧管理系統、AI科技應用與都市更新計畫,從傳統工業基地蛻變為具備現代綠色思維的「智慧產業園區」。結合高效率生產與優質生活環境,土城產業園區正朝向永續、智慧、安全三大核心目標邁進,重新定義台灣未來產業新樣貌。


2. 設立緣起與開發歷程:從工業基地邁向智慧園區

土城產業園區的設立可追溯至1970年代,當時為因應國家經濟快速發展及促進地方產業升級,由政府主導、結合專業機構推動開發。本案由中興工程顧問社負責整體規劃設計,中華工程公司擔任施工單位,於民國64年(1975年)正式完工啟用,歷時三年三個月完成整體開發。

園區總開發面積達107公頃,規劃相當周密,其中產業用地占79.81公頃,社區住宅用地3.44公頃,公共設施用地則有23.75公頃,包含道路、排水系統、自來水、電力、污水處理等基礎建設,形成當時北台灣罕見的完整工業專區。為解決初期設廠需求殷切,後續更於園區增建12棟五層樓標準廠房,以不同坪數設計(250坪與150坪單位),供中小企業彈性選擇,全部於1976年完工後迅速完售。

開發初期即因地理位置優越、配套完善,吸引大批製造業者進駐,短時間內產業用地即售罄,出現「供不應求」的高度需求,奠定其作為北台灣重要工業基地的地位。土城產業園區不僅支撐地區產業發展,也促進周邊地區商業與住宅發展,進一步帶動整體都市機能與人口成長。

在邁入21世紀後,園區面臨產業轉型與設施更新需求,開始推動都市更新與智慧化發展,持續展現其產業聚落的韌性與前瞻性,邁向下一階段的智慧永續產業園區。


3. 地理位置與交通優勢:企業設址與人才通勤的理想之選

土城產業園區位於新北市土城區核心地帶,坐擁雙北與桃園產業走廊交會點,區位條件得天獨厚。園區東側緊鄰國道3號土城交流道,距離僅1公里,約5分鐘車程即可接軌全台高速公路網絡,無論是南來北往的物流調度,或供應鏈上下游串聯,都極具效率。

距離板橋高鐵站僅約4.5公里,車程約15分鐘,可快速連結台中、台南、高雄等六都城市,對跨區經營企業具備高度交通便利性。除此之外,園區步行僅約3分鐘即可抵達捷運頂埔站(板南線終點),不但直達台北車站、東區、南港軟體園區,更能銜接未來三鶯線發展,成為大台北捷運通勤族的首選。

國際接軌方面,園區距離桃園國際機場僅約20公里,車程約30分鐘,有利企業與外籍客戶、技術團隊快速往返,尤其對出口導向型製造與科技業者而言,是選址考量的重要加分項。

這樣的地理與交通優勢,不僅降低企業營運成本與通勤負擔,更有助於吸引各地人才定居與就業,強化企業競爭力。尤其在當今重視「人流、物流、資訊流」三流整合的營運模式下,土城產業園區的交通可及性,已成為其在北台灣產業版圖中難以取代的優勢關鍵。

隨著交通建設持續升級,包括捷運延伸、快速道路串聯與大台北都會區交通一體化政策推動,土城產業園區的可達性與區位價值將再度提升,為未來招商與產業轉型提供強力後盾。


4. 公共設施現況:支撐高效營運的基礎實力

土城產業園區之所以能長期維持高產能與企業進駐率,關鍵在於其扎實且現代化的公共設施基礎。各項基礎建設達工業標準,支撐多元產業穩定營運無虞。

園區內道路鋪設總面積達64,977平方公尺,配置430盞照明路燈,並設有雙向人行道,確保交通安全與便利。排水系統長達19,228公尺,有效排除雨水,減少洪水風險。供水系統每日供應量高達10,637公噸,滿足各種高耗水產業需求。

電力方面,由頂埔二次變電所提供,每日最大容量為78,370瓩,保障高負載生產順利。污水處理廠容量為18,000 CMD,以物理、生物、電化學多重處理,放流水化學需氧量(COD)僅84 mg/L,環保水準優異。

整體來看,土城產業園區公共設施完善且規模宏大,是企業持續營運與發展的堅強後盾。

項目規模 / 數據備註
道路鋪設64,977 平方公尺雙向人行道,430盞路燈
排水管線19,228 公尺雨水排水系統
給水量每日 10,637 公噸供應穩定
電力供應頂埔二次變電所,78,370 瓩/日高負載穩定供電
污水處理容量設計容量 18,000 CMD三期擴建完成,實際9,110 CMD
放流水質COD 84 mg/L顯著低於環保標準

5. 產業與廠商分布:北台灣重要產業聚落

土城產業園區擁有364家廠商,進駐率高達99%,產值突破1,080億元,顯示園區在北台灣產業鏈中扮演關鍵角色。園區內產業結構以製造業為主,涵蓋多元領域,尤其以金屬製品、電子零組件與機械設備製造為核心,形成完整且高度集中的產業生態系。

其中,金屬製品製造企業共58家,是園區最大宗產業,涵蓋金屬零件加工、組裝及相關上下游供應鏈。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緊隨其後,計有51家廠商,聚焦高精密電子元件與半導體相關產品,為台灣科技產業重要支柱。機械設備製造業則有36家企業,涵蓋工業機械、自動化設備及相關技術開發,支撐園區製造產能升級。

這些產業的密集分布不僅促進園區內部的產業鏈協同,亦吸引上下游供應商與技術研發單位進駐,提升整體競爭力與創新能力。土城產業園區因此成為北台灣重要的工業聚落,支撐台灣製造業的核心動能。

產業類別進駐家數產業特色
金屬製品製造58零件加工、組裝及上下游供應鏈
電子零組件製造51高精密電子元件、半導體相關
機械設備製造36工業機械、自動化設備
其他產業219多元製造與服務業

6. 區域共融與鄰里互動:打造和諧共榮的產業生態

土城產業園區不僅專注於產業發展,更重視與周邊鄰里的良性互動,積極推動區域共融策略,促進產業與社區的雙贏發展。園區定期舉辦各類回饋活動,如教育講座、捐血活動及模範勞工表揚,增進員工與居民間的情感連結,營造溫馨關懷的社區氛圍。

此外,園區鼓勵廠商優先聘用在地居民,有效帶動當地就業機會與經濟活力,讓產業發展成果直接回饋地方,促進區域繁榮。這種就業優先政策不僅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,也強化企業的社會責任感,形成產業與鄰里的良性互動。

園區同時積極推動產學合作計畫,聯合大專院校及研究機構,促進技術研發與人才培育,增強產業競爭力。環境永續方面,園區落實溫室氣體盤查,推廣再生能源綠市集,展現對環境保護的承諾,打造綠色智慧產業基地。

整體而言,土城產業園區透過多元回饋與合作機制,成功建構起產業發展與地方社區緊密結合的共榮模式,不僅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,更營造出和諧穩定的生活與工作環境,成為北台灣產業生態中的典範。


7. 未來發展與升級策略:邁向智慧與永續的產業新典範

土城產業園區於2023年正式轉型,成為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旗下的重要園區,展開全方位的升級與轉型計畫。園區積極推動都市更新與廠房立體化,目前已有近20個更新案同步進行,旨在提升土地使用效率與產業空間品質,滿足現代企業對於智慧製造與高附加價值產業的需求。

為因應全球科技浪潮與環保趨勢,園區大力導入人工智慧(AI)、精密機械及綠能設備,結合先進科技與綠色能源,打造智能化生產環境,提升產能效率與產品競爭力。這些技術創新不僅符合產業發展趨勢,也符合政府推動的ESG(環境、社會及治理)標準,促進企業永續經營。

園區同時著力於公共空間綠化,規劃更多綠意盎然的公園及休憩區,營造健康宜人的工作與生活環境,提升廠商與員工的生活品質。智慧管理系統的導入,更能有效監控能源使用與環境品質,實現節能減碳的目標。

綜合以上,土城產業園區未來將致力成為北台灣智慧製造與ESG永續發展的示範園區,通過都市更新與科技創新,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與環境品質,打造產業升級與綠色共榮的典範園區,為企業和社區創造長遠的雙贏價值。


8. 觀點與建議

8. 觀點與建議:企業與政府攜手共創智慧永續未來

企業視角:
土城產業園區具備優越的交通條件與完善公共設施,企業應積極搶佔智慧園區先機,布局AI智慧製造和綠能供應鏈,打造技術領先與資源整合的競爭優勢。利用都市更新政策帶來的容積獎勵,發展立體廠房與多功能廠辦,不僅能大幅提升土地使用效率,更可創造長期穩健的投資回報,提升資產價值。透過智慧化生產和環保節能措施,企業能同步符合ESG標準,強化市場競爭力及企業形象。

政府建議:
建議加速推動園區內排水系統、電力網路及光纖基礎建設的智慧化升級,確保基礎設施能滿足未來高端製造與數位轉型需求,避免成為發展瓶頸。持續優化都市更新獎勵政策,吸引更多AI、精密機械及綠能產業進駐,促進產業多元化與升級。深化ESG理念的推廣與產業互動,積極引入綠美化工程、再生能源應用及社區教育合作,提升園區的環境品質與社會責任感,塑造具備永續價值的產業生態系統。政府與企業雙方應攜手合作,共同打造智慧、安全且綠色永續的土城產業園區,確立北台灣產業發展新標竿。

此策略不僅將為園區帶來產業活力與經濟效益,也將創造更具競爭力與吸引力的產業環境,實現企業與社區的雙贏目標。


9. 結論

土城產業園區憑藉其卓越的交通便捷性、完善的公共設施以及產業的高度集中,成功塑造為北台灣具代表性的智慧工業基地。透過持續推動都市更新和引入AI等尖端技術,園區不僅提升了整體產業的競爭力,也為企業創造了優質的發展環境。未來,土城產業園區將以「智慧、安全、永續」為核心願景,結合環境友善的綠色政策與產業升級策略,成為帶動地方經濟成長與產業轉型的關鍵動能。此園區不僅是產業發展的典範,更是地方社區共榮共存的成功範例,展現了產業、環境與社會三者的和諧共生,邁向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。

歡迎免費諮詢專業房地產顧問

大勝哥 0916-078-268  

Line  0916078268

微信  tsj0939048358        

相關連結:

看這裡大勝哥廠房物件

看這裡其他地區不動產物件

看這裡更多新聞文章

【2025最新】土城產業園區全面解析|交通、廠商、招商優勢一次看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