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三興工業區廠商名錄
樹林區三興工業區位於新北市樹林區,是一個專注於製造業和高科技產業的工業園區。園區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,包括穩定的水電供應、交通便捷的道路設計及現代化的廠房設施,適合中小型企業入駐。三興工業區鄰近樹林交流道,並有多條大眾運輸路線,方便物流與員工通勤。周邊生活機能良好,提供商業、餐飲、醫療等設施,為企業和員工創造了便利的工作與生活環境。這使得三興工業區成為樹林區重要的產業基地。
專題文章 / 2024-12-21

大同科技園區廠商名錄
新北市樹林區大同科技園區位於樹林區,是一個以高科技及電子產業為主的工業園區。園區內擁有現代化的基礎設施,包括穩定的水電供應、先進的通訊設施和多樣化的研發與辦公空間。交通方面,園區靠近樹林交流道及捷運站,便捷的交通網絡使得物流與員工通勤非常便利。周邊生活機能完善,設有購物中心、餐飲與醫療設施,為企業和員工提供了優質的工作與生活環境。大同科技園區吸引了多家企業進駐,是樹林區科技與製造業發展的重要基地。
專題文章 / 2024-12-21

頂埔科技園區廠商名錄
新北市土城區頂埔科技園區位於土城區,是一個專注於高科技與創新產業的園區,主要涵蓋半導體、電子、機械製造等領域。園區擁有現代化的基礎設施,包括先進的網絡設施、穩定的電力供應和多樣化的辦公與研發空間。交通方面,頂埔科技園區鄰近土城交流道及捷運,出行十分便利,對於企業的物流運輸與員工的日常通勤都非常方便。周邊的生活機能也相當完善,提供商業中心、餐飲、醫療等設施,為企業與員工創造了優質的工作與生活環境。
專題文章 / 2024-12-21

東方工業區廠商名錄
汐止區東方工業區位於新北市汐止區,是一個以高科技、電子製造和精密機械為主的工業園區。園區內擁有現代化的基礎設施,包括穩定的電力、通訊與水資源,適合各類工業及研發用途。交通方面,東方工業區緊鄰快速道路及汐止捷運站,交通便利,便於物流與人員的流動。周邊環境綠意盎然,且生活機能良好,擁有商業中心、餐飲、醫療設施等,為企業及員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與生活條件。這個工業區吸引了眾多國內外企業的進駐,是汐止區重要的經濟發展區域之一。
專題文章 / 2024-12-21

家美工業區廠商名錄
新北市中和區家美工業區是一個專注於電子、機械、金屬加工等產業的工業區,位於中和區的南部。園區內設施完善,提供穩定的水電供應與物流支持,適合中小型企業的設立與發展。地理位置優越,靠近環河快速道路與中和交流道,交通便捷,方便企業進行物流運輸與業務拓展。家美工業區的周邊生活機能也相當成熟,擁有購物中心、餐飲及教育設施,提供良好的生活品質。這使得家美工業區成為企業經營與員工生活的理想選擇。
專題文章 / 2024-12-21

國際工業園區廠商名錄
新北市中和區國際工業園區是一個高科技產業聚集的園區,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良好的交通連接。園區內聚集了多家知名企業,如聯發科技、友訊科技、威盛電子、精英電腦和技嘉科技等,專注於無線通訊、網路設備、半導體、電腦硬體等領域。園區設計注重智慧建築與綠色永續,並且靠近環河快速道路與多條捷運路線,交通十分便利。周邊商業配套完善,生活機能優越,是企業和人才的理想發展場所。
專題文章 / 2024-12-21

中和區MIT國際科學園區廠商名錄
新北市中和區MIT國際科學園區是一個集創新研發與智慧產業於一體的高科技園區。園區專注於人工智慧、物聯網、綠色科技等前瞻領域,吸引國內外頂尖企業與創新團隊進駐。園內配備完善的智慧基礎設施與永續設計,提供理想的研發與辦公環境。地處中和區核心地段,鄰近環河快速道路、中和交流道與多條大眾運輸路線,交通便捷。周邊商業配套完善,生活機能優越,是科技產業聚集與創新發展的理想據點。
專題文章 / 2024-12-21

中和遠東工業園區廠商名錄
中和遠東工業園區位於新北市中和區,是一個集製造、生產與物流於一體的現代化工業園區。園區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,包含寬敞的道路設計和充足的電力供應,適合多種產業進駐。地理位置優越,鄰近環河快速道路及中和交流道,交通便捷,物流運輸高效。周邊生活機能完善,提供便利的商業與生活配套,是企業設立工廠或倉儲的首選地點。
專題文章 / 2024-12-21

台北遠東通訊園區廠商名錄
台北遠東通訊園區(Tpark)位於新北市板橋區,是結合智慧科技與綠色永續的創新園區。園區涵蓋辦公、商業、會議與生活設施,提供完整的工作與生活配套。擁有快速連接台北市區的便捷交通,包括板橋捷運、高鐵及公車樞紐。Tpark注重節能減碳,採用智慧建築設計,是企業總部與創新研發中心的理想選址。同時,園區內設有綠地與開放空間,營造友善的工作環境,吸引高科技產業聚集,助力數位經濟發展。
專題文章 / 2024-12-21

央行利率連三凍,房市政策觀望期延續:深入解析與展望
中央銀行於2024年年終理監事會上,連續第三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,並未推出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。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,先前政策已初見成效,但仍需持續監控市場變化。此外,針對銀行房貸業務的缺失,央行特別提出警示,未來可能加強檢視。本文將從政策背景、房市現況、不動產放款問題及未來展望進行深入探討,並提出專業建議。
專題文章 / 2024-12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