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如何評估防震建築結構:買房必備知識
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評估防震建築結構,提供購房者在選擇房屋時必須了解的關鍵因素。內容涵蓋了防震建築結構的重要性、建築材料與技術的選擇、建築設計與結構評估、房屋年齡及改建情況、如何查詢防震證書與合格標準,並提供了常見問題解答。文章強調選擇符合當前防震標準的房屋,並建議在購房過程中尋求專業建議,確保家人安全,並提升房屋價值。
專題文章 / 2025-01-21

【北市房屋稅2.0新制詳解】7.4萬戶申請可享減稅,3月24日前辦理!
北市房屋稅2.0新制自2024年7月1日起實施,對符合條件的自住房屋,設立戶籍可享1%的優惠稅率,未設戶籍則需繳納更高稅率。申請戶籍的截止日期為2025年3月24日,錯過將增加1.67倍的稅額。若房屋符合單一自住條件(唯一房屋、無出租或供營業使用、設立戶籍),可享1%的稅率。出租房屋申報租賃所得可享低稅率1.5%-2.4%。多屋族應合理設立戶籍,出租房屋應申報租賃所得,以減少稅負。
專題文章 / 2025-01-21

美國30年房貸利率突破7%,購屋者面臨更大壓力
美國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已突破7%,創下自去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,並連續五週上漲。儘管聯準會降息,房貸利率卻逆勢上升,主要受到美債殖利率攀升和通膨擔憂的影響。這對首購族造成了更大壓力,購屋成本增加,且市場上的可負擔房源有限。儘管如此,強勁的就業市場和股市表現使得部分消費者開始接受高利率。未來購屋者需謹慎規劃,關注市場變化與房源短缺問題,並考慮長期投資的潛力。
專題文章 / 2025-01-21

台灣新規定:未來300坪屋頂必裝太陽光電,政府力推綠建築與智慧城市發展
台灣政府將推行新規範,要求未來建築物屋頂面積達300坪以上的建案必須裝設太陽光電系統,旨在提高能源自主性並促進綠建築與智慧城市發展。此舉不僅能提供穩定且環保的電力,還能減少對外來能源的依賴。政府計畫在全台各大城市推動公辦都更與社會住宅建設,並要求新建住宅符合綠建築標準。雖然這些政策有助於推動可持續發展,但在實施過程中仍面臨成本、技術與宣導的挑戰。
專題文章 / 2025-01-21

桃園航空城安置住宅4月交屋倒數:交通設施與基礎管線成關鍵挑戰
桃園航空城安置住宅計畫進入最後階段,預計在2025年4月分批交屋給住戶。然而,除了住宅建設外,周邊交通設施與五大基礎管線(電氣、電信、自來水、污水、瓦斯)的完成是成功交屋的關鍵。市政府已加強監督施工品質,並提供專業物業管理公司協助社區維運。儘管面臨工期緊迫與貸款難題,若能同步完成基礎設施,並解決住戶的財務問題,航空城安置住宅將順利交屋並提供舒適生活環境。
專題文章 / 2025-01-21

預售市場盤整期:桃園逆勢成亮點,其他五都交易量大幅縮水
2024年第四季,台灣預售房市因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政策影響,交易量持續低迷,11月全台預售成交僅約5千件,較6月高峰1.66萬件大減七成。桃園市逆勢突圍,月銷千件穩居第一,其成功關鍵在於價格實惠、交通建設完善及人口紅利。而高雄市與台中市則因供需失衡與房價過高導致交易萎縮超過七成。面對市場冷卻,開發商採取延長銷售期、推出贈品優惠等策略應對。對剛性需求買家,現階段是挑選優質物件的好時機;投資者則需關注區域潛力並謹慎評估風險。
專題文章 / 2025-01-21

【賣房必看】房地出售要繳房地合一稅或財產交易所得稅?取得時間與方式大解析
本文將詳細解析房地產出售時需要繳納的稅款—是房地合一稅還是財產交易所得稅,並且解釋如何根據取得時間、取得方式來判斷應繳稅項。若您正打算出售房屋,或正在進行資產規劃,這篇文章將幫助您了解稅務規範及最佳的稅務策略,避免錯誤申報和過多繳稅。
專題文章 / 2025-01-20

【贈與房產與房地合一稅】解析贈與房屋是否需要申報房地合一稅,完整指南與最新規定
本文深入解析了「贈與房屋是否需要申報房地合一稅」的問題,解釋了贈與與買賣之間的區別,並闡述了房地合一稅如何影響房屋贈與行為。本文章將為您提供一個清晰的理解,讓您在房屋贈與過程中,了解法律規定、稅務影響及應注意的細節,以避免未來的稅務困擾。
專題文章 / 2025-01-20

《房地合一稅自用稅率誤用如何補救?詳解補繳程序與注意事項》
本文詳細介紹了房地合一稅中的自用稅率政策,特別是如何在已使用過自用稅率後,遇到房產出售時不符合條件的情況下進行補救。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補繳差額、申報更正等方法來糾正錯誤,並避免未來的稅務風險。同時,本文也會分享如何預防類似問題的發生,確保每一次的房產交易都符合稅務規定。
專題文章 / 2025-01-20

【賣房節稅全攻略】持有多間房產是否能申請房地合一稅自用稅率?
在台灣的房市中,賣房稅務問題是許多業主關注的焦點。尤其是「房地合一稅」,如何在擁有多間房產的情況下,仍然能夠利用自用稅率來減少稅負,是大多數人關心的問題。本文將詳盡解析持有多間房產時,如何判定哪些房產可享有自用稅率,並提供實用的節稅建議,幫助讀者了解如何合法減少房地合一稅的負擔,並避免因誤解而增加不必要的稅負。
專題文章 / 2025-01-20